去年,爺爺奶奶獲得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獎章以紅色為底色,位于上方的中國結上寫著“光榮在黨50年”,下方圓形獎章的中間,黨徽閃著金色的光芒。爺爺奶奶從小就很寵我,但當我想要摸一摸這個紀念章時,爺爺沒給,他笑著對我說:“你還不是黨員,不懂這個紀念章的分量。”看著紀念章掛在爺爺奶奶的胸前,自豪的笑容洋溢在他們的臉上,我的心里也充滿了驕傲。
爺爺小的時候家里苦,他的父親在他剛出生不久就意外去世了,母親一個人把他們三兄弟拉扯長大,啃過樹皮、挖過草根、吃過觀音土。成年以后,家里的兩個哥哥把母親照顧得很好,爺爺便進了部隊,一待就是八年。在這八年的時間里,爺爺娶了奶奶,后來成了三個孩子的父親,等爺爺退伍時,老三都已經會走路了。
爺爺對部隊的感情很深,他的三個孩子的名字里都承載了他對部隊的不舍和希望孩子能從軍的愿望。到了我這一輩,由于爸爸媽媽工作性質特殊,小時候,我和他們總是聚少離多,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爺爺奶奶家度過的。爺爺帶我,最熱衷兩件事,一是給我講他在部隊里的故事,二是帶我去百貨商場給我買各式各樣的小軍裝。爺爺當兵的時候是和平年代,沒有上過戰場,但部隊里的日常仍然令他留戀,他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給我講述他和戰友訓練的艱苦和發生的趣事。
對于這些故事,我也樂在其中。小孩子總是很好奇,每次聽爺爺講同一個故事時,我都會有新的問題。新的小軍裝買回來以后,爺爺便讓我穿上,緊接著爺爺就會發出命令:“稍息,敬禮!”雖然我不懂部隊承載的感情和軍人之間的紐帶,但想著爺爺給我講的那些故事,身穿軍裝的我仿佛變成了爺爺。指尖觸碰到太陽穴的瞬間,我的眼神里充滿了堅毅和驕傲。
爺爺退伍后分配到了當地的派出所,當警察的生活也同樣精彩,但很少聽他提起過。他抓小偷、斗歹徒的光榮事跡很多都是我從父親口中聽到的,也許他青春的記憶永遠停留在了那段穿軍裝的日子里。一直到現在,爺爺最愛看的電視節目依然是軍旅片、諜戰片和新聞。新聞中,爺爺看著那些落馬“大老虎”利用職權貪污國家資產以及昧著良心所做出的傷天害理之事時,總是深惡痛絕,感嘆道:“自己參加工作時,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但從沒覺得少,也從沒想過多拿國家的一分錢,仍然過得很幸福、很滿足?,F在國家發展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人民服務’這句話這些蛀蟲看了萬遍、說了千遍,卻沒有一次到了心里。”
今年,我成了紀檢監察大家庭中的一員。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爺爺時,爺爺很高興,連說了三個“好”字,但很快爺爺的表情變得嚴肅,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道:“爺爺離開工作崗位快20年了,社會進步得很快,很多東西我都不懂了。但我知道打鐵還需自身硬,你自己必須先起到表率作用。”
爺爺這段話給我帶來的感觸很深,來到工作崗位上的感觸更深。身邊的領導和前輩們對待工作踏實、嚴謹、履職盡責。在他們的帶動下,我很快完成了從一個學生到一位公職人員心態上的轉變,我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這個崗位上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當前,國家正處在一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我們要以先輩先烈為鏡、以反面典型為戒,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忠心,接過艱苦奮斗的接力棒,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勇挑重擔、苦干實干,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留下許黨報國的奮斗足跡。(普洱市景谷縣紀委監委 張辛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