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單位在主體責任落實方面還存在如下問題……”“你單位收到紀律檢查建議書后,要高度重視、舉一反三……”近期,云龍縣紀委監委向案發單位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針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風險漏洞一針見血找出“病灶”,對癥下藥開出“治病”良方。
云龍縣紀委監委專門就紀律檢查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的印發格式及審批程序進行規范,并做成匯編發放到相關科室及派駐紀檢監察組。此外,要求紀律檢查建議書由紀檢監察室負責起草,報分管領導、主要負責人審簽后由辦公室統一印發,紀律檢查建議書中必須列明監督、調查所認定的事實、證據、法律依據,明確下發紀律檢查建議書的緣由及提出的具體建議等內容,確保建議含金量高、操作性強。
為防止紀律檢查建議書“一發了之”,讓其真正發揮“帶電”監督作用,保證整個紀律檢查建議書落實過程不“跑偏”、不“掛空擋”,云龍縣紀委監委按照“誰建議、誰跟蹤”的原則,建立專門臺賬,明確整改要求、整改責任人及整改時限,通過電話跟蹤、約談提醒、現場督查等方式跟進整改落實情況,跟蹤發現建議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整改到位,確保“兩書”作用不打折扣,問題真改實改,切實以紀律檢查建議書“小切口”推動做實日常監督“大文章”。
今年以來,該縣共發出紀律檢察建議書4份,監察建議書22份,督促整改問題37個,推動建立完善黨員干部管理、廉政風險防控、資金監管使用等方面制度機制20余項;對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10余次,不斷做好閉環監督;對建議書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積極延深監督觸角、延伸到一線,真正把監督工作做深做實做細,堅決杜絕“報告落實”和“口頭落實”現象。
“我們要切實把推動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完善制度作為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達到‘發出一份建議,解決一批問題,完善一批制度’的效果,持續做好紀律檢查建議書的‘后半篇文章’,讓監督‘長牙’紀律‘帶電’。”云龍縣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楊銀湘 || 責任編輯 王文錦)